1.科举考试的布局、结构和风格明代目录

2.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名称怎么称呼?

3.宋代科举制度及宰相构成特点及原因

4.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5.在古代举行科举考试时都有哪些作弊方式,有处罚制度吗?

6.简述明清科举制度的各级考试名称以及人才选拔的方式。

带着系统考科举的小说,带着电脑系统科举

科举考试系统,又称科举考试系统,是一种用于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旧系统中国。由于采用分科取士,因此称为科举考试。学术界应该提高原则上“他们应该自己前进”,而不必由部长大臣特别推荐或州县长是科举考试制度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最根本的区别考试系统。

科举制度完善了以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了血统关系和家族垄断:“朝渭田舍郎,木登天子堂”,但其后时期的内容和形式严重制约候选人,使许多人不那么实际。知识和节制。从隋朝(唐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直到光绪卿(1905年)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历时1300多年,成为了最长的连续选拔人才。

世界的焦点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室是江南朝贡阁,占地300,000平方米。另一个中国科举考试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系统内容的专业博物馆。它也是中国科举考试中心,中国科举考试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考试文化收藏中心。

这是关于圣经和注释的简单问答。在文档中通常有30至50个此类问题。口试是为了回答与墨义口头相同的问题。经文经文:填空并按照现代文件规定。考官从《圣经》中选择一页,提取一行并将其打印在试卷上。根据这行文字,要求应聘者完成与之相关的上下文。

这是关于书的含义的讨论。如果策问仍然有供候选人玩耍的空间,则静意不再是个人思想问题,而候选人仅服从法院指定的“圣书”。从宋朝开始,景义取代了铁经墨义,而明朝只是研究了景义。诗歌可以是志向,家庭事务,民族事务,个人志向和习惯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或表达。只有有才华的人才能写出好诗。

科举考试的布局、结构和风格明代目录

耽美小说推荐《穿越夫郎有点甜》《夫郎让我别摆烂了》《霸总穿成农家夫郎》《小夫郎靠种田养傻夫》《带着系统在古代种田的生活》《小娇夫》。

1、《穿越夫郎有点甜》

作者:羽春。

视角:主受。

云家是静河村有名的破落户,母亲早逝,父亲病死,剩下一个模样招人的哥儿云程。村里单身汉们蠢蠢欲动,亲戚们也张罗着要价高者得。穿越当晚,云程收拾收拾小包袱,敲响了恩人叶存山的门。“你好,我来以身相许。”叶存山嗤笑:“倒也不必恩将仇报。”叶存山一天两顿稀粥,杂粮糙米配咸菜。

云程穷得揭不开锅,破屋子漏风又漏雨。两个人凑一对儿,让本就穷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村里人纷纷猜测他俩什么时候散伙。亲戚们贼心不死,挑拨叶存山卖掉云程去考科举,怂恿云程抛夫嫁富商。为把日子过下去,云程重操旧业——在古代写起了小说。

叶存山一时心软,留下了那个漂亮孤苦的哥儿做夫郎。为把日子过下去,他重回考场,科举兴家。后来,叶存山看见了云程写的小说。“你写的这个考中状元后娶官家**,磋磨原配妻儿的书生,好像是我?”当晚,云程被狠狠“磋磨”。他觉得还好,就是有点费腰。糙汉黑皮书生x穿越娇气美人。

内容标签:生子、穿越时空、种田文、科举。

搜索关键字:主角:云程,叶存山。

一句话简介:糙汉黑皮书生,穿越娇气美人。

立意:脚踏实地过日子。

作品简评:云程突发急病后穿越到架空时代,成了一个孤苦无依、模样俊俏的哥儿。村里单身汉们时常骚扰,亲戚们欲将他高价卖人,他当天敲开了恩人叶存山的家门。叶存山有才有学,但遭后娘嫉恨,以半仙批命克父母不利兄弟的名头赶出家门,成了一个没田没地的破落户。两个人凑一对儿,让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把日子过下去,云程重操旧业,在古代写小说。叶存山重回科举场。夫夫俩从乡村到京都,从小土屋到大宅院,日子蒸蒸日上。本文风格轻松,言语朴实,人物鲜明生动,从小人物的家长里短讲起,细节充沛,故事内容有趣,既有小家庭慢慢变好的温馨满足,也有夫夫感情互动的甜而不腻,值得一阅。

2、《夫郎让我别摆烂了》

作者:初七见喜。

文案:陆憬经历两年末世,由于能力强劲立功无数,最后鞠躬尽瘁为国捐躯,没想到却意外穿越异世。陆憬:不想努力了,开摆算了。遂买了个山里的破房子,没事打打猎物换点吃的,人生信条:随便吧饿不死就行。救了陆憬的老大夫意外过世,托付陆憬照看自己收养的小哥儿,小哥儿独身居住惹来流氓闲汉骚扰,别无他法,陆憬只能把他接过来一起住。

小哥儿处处小心翼翼,对陆憬极为体贴,洗衣做饭,打理院子,夜黑时为陆憬点灯,天冷时为陆憬缝衣。陆憬让他不用忙活凑合过得了,他小声反驳:“这些我都能做的。”陆憬:随便吧爱咋咋地。后来,陆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温软可爱的小哥儿了

陆憬:老婆看看我。陆憬看着小哥儿为家务生计操劳的身影,终于摆不下去了。遂放弃摆烂,开始努力赚钱养夫郎。薛昀少时富贵,突逢大难流落到了清溪村,他识文断字,长得又顶顶好看,清溪村的人却都在背后说昀哥儿身世不清白,到了嫁人的年纪也无人说亲。

薛昀乐得清静,每天跟着爷爷采药问诊,生活清贫又平静。爷爷去世,薛昀努力自立,采药为生,却被流氓尾随侮辱,万幸被陆猎户所救,出于无奈,搬去与陆猎户同住。薛昀自觉拖累了陆憬,为求报恩,事事以陆憬为先。在相处中渐渐对陆憬动了心。对他更是体贴关切。

陆憬意外在村里崭露头角,想嫁给他的姑娘哥儿蜂拥而上,大伙儿都等着看陆憬定亲昀哥儿被赶出家门。等着等着,陆憬竟把上门说亲的全都拒了,回头娶了他们都看不上的昀哥儿。村里的姑娘哥儿咬碎了牙,认定是昀哥儿使了狐媚手段勾引陆憬,时日长了必然被厌弃。

后来,两人携手把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陆憬依然独宠昀哥儿一人,村里不少人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早早下手把陆憬拿下。陆憬:他们都想嫁给我,但我只想和老婆贴贴。薛昀:……前期摆烂,后期搞事业赚钱养老婆温柔腹黑攻*经历悲惨,认真生活勤劳可爱受

阅读指南:攻摆烂是因为经历末世后的创伤应激反应,对生活提不起兴趣,有了牵挂后慢慢被治愈。双初恋,后期有生子!双向救赎,前几章受付出较多,后面攻宠受,极端控慎入。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穿越时空、种田文、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陆憬,薛昀。

一句话简介:摆烂穿越攻遇到乖软小夫郎。

立意:认真生活,互相治愈。

3、《霸总穿成农家夫郎》

作者:寂寒枝。

文案:顾风檐,商业帝国掌权人,真正的霸总。然而一觉睡醒,他穿越成了河清村傻子二蛋的夫郎。土坯房四面漏风,米粥清可鉴人,家里除了最值钱的那只老母鸡,只有个靠钱吊命的爹和痴傻汉子,含金汤匙出生的顾少:我心已死,有事烧纸(摆烂.jpg)

霍端,Y国叱咤风云的商界帝王。生日晚宴遭遇刺杀,醒来却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了河清村的傻子二蛋。系统发布任务,成功则送返现代,失败就留在异界。看着原主靠钱吊命的爹,两面三刀的夫郎,四面通风的土坯房,以及家里唯一值钱的老母鸡,五谷不分的霍总:我是走程序还是直接死?

两位霸总紧捂马甲,霍总渐渐发现原主的夫郎似乎转了性。不仅扭捏地让自己进屋睡,还主动做起家务事。顾少渐渐发现傻子二蛋不仅不傻,还识字,甚至还在他发烧时偷偷喂他退烧胶囊。胶囊?顾少试探开口:“衬衫的价格是?”霍总瞳孔地震:“九磅十五便士!”

俩人执手相看,泪眼婆娑。两个霸总,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怎么办?当然是发挥霸总特技,经商搞钱!俩人赚得盆满钵满,房子有了,车子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差老婆孩子了。于是霍总为了早日完成任务,深夜抱着被子敲响了顾少的门,“就那什么,几个亿的项目你考虑一下呗?”

项目谈了一夜,顾少钱没赚到,肚子却大了,任劳任怨·听老婆话·倒霉蛋攻×人前柔柔弱弱人后头都能给你打掉·“小狐狸”受。

食用指南:家长里短生子文,小金手指,大部分靠主角努力,有猥琐讨厌的配角。

内容标签:生子、布衣生活、穿越时空、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顾风檐,霍端。

一句话简介:霸总穿成庄稼汉夫郎,实惨!

立意:勇敢面对困境。

4、《小夫郎靠种田养傻夫》

作者:与星眠。

文案:盛渝穿成一本种田文里的炮灰受,作天作地的万人嫌。把小秀才夫君摔成傻子,把小姑子给人做妾,把婆母气得死不瞑目,最后的下场就是被千刀万剐。为了不被千刀万剐,盛渝决定好好做人,不作妖。抱着男主大大的大腿,享受美好生活。刷好感第一步,先开个小卖部,带着沈家发家致富,让男主大大成为大腿!。

村里人都是势利眼,得知一个夫郎要开店,都笑掉大牙了。盛渝毫不在乎,在古代经营小卖部,卖方便面,卖快乐肥宅水,卖炸鸡,把小兜兜赚得盆满钵满,在村里买田买地修房子。给小傻子买新衣服,给婆婆买金镯子,给小姑子买漂亮头花。让村里人都羡慕,这……哪里是娶了个夫郎,这不是娶了个财神爷啊!

盛渝每天努力,刷好感,给系统当牛做马,把小卖部开到京都脚下。靠着精明能干,盛渝不仅成了皇商,还成功的拿下京都的权贵们。排队买螺蛳粉的普通老人是——有洁癖的尚书大人喜欢囤干脆面平凡老太太是——牙口不好的太后娘娘,草莓味的棒棒糖一直放在——清冷的丞相包里。

盛渝:我也不想挣钱啊,可是他们非要给,那我也没办法。小剧场——小时候为了自家小夫君不被欺负,用棒棒糖贿赂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拿着棒棒糖,瑟瑟发抖,感情你家小傻子揍人的时候你没看见。长大了盛渝觉得自家夫君木讷,不会说话,给同僚送火锅底料。

同僚无语死了,你家夫君,把敌国使臣气吐血的事,您不知道啊!这还叫不会说话。不过火锅底料是真的香。沈子疏笑吟吟的送盛渝离开后,把火锅底料一一收回,皮笑肉不笑道:“想吃?自己排队买去”。

排雷:作者文笔有限,小学生文笔!!!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穿越时空、种田文、古代幻想。

搜索关键字:主角:盛渝沈子疏;配角:玉溪沈轻幕。

一句话简介:我靠小卖部征服全世界。

立意:种田科举兴家。

5、《带着系统在古代种田的生活》

作者:风流呆子。

文案:社畜林申穿越到古代后,一步一步从一无所有到包下几个山头的农场主的奋斗史——主1,林申X蒋代真。攻是名声不好的泥腿子,受是郎君们心头的白月光。受是白富美,郎君们都想娶到他,少奋斗二十年,后半辈子吃喝不愁,哪怕是入赘也行。

当受嫁给攻的消息传开后——“这不是真的,我的真真啊。”“真真,你年纪轻轻怎么就瞎了?”一个月内,有八个人受不了这个打击跳湖的。人们都说,这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关键字:带着系统在古代种田的生活,风流呆子,系统,古代,种田,美男。

6、《小娇夫》

作者:攀月亮。

文案:玉谭村里出了个新笑话,又惨又穷却长得最为漂亮水灵的柳玉捡了个汉子回家,还日日夜夜地悉心照料。村民们都在说柳玉的闲话。看那汉子连床都下不了,怕是非把柳玉家里吃空不可。

关键是那汉子还失忆了!以后恢复记忆了,岂不是拍拍屁股就走?可柳玉乐在其中,简陋的茅草屋里终于多了点人气。但也多了张吃饭的嘴。以前他只用养活自己一个人,以后他就要为两个人的口粮努力啦!

京城事变,摄政王宋殊禹领兵逼老皇帝退位,扶持傀儡小皇帝上位,没想到一个月后,宋殊禹遭暗算,跌落山崖,从此了无音讯。那日起,京城和朝堂都乱作一团。宋殊禹的下属昼夜不息地找人,几乎掘地三尺。某天,几个下属来到一个名为玉谭村的偏僻村落,瞧见一个身影神似他们摄政王的男人正在用锄头挖土?

他们面面相觑,沉默半晌,派出一人上前:“敢问这位大哥……”男人闻声转头,露出一张和摄政王一模一样的脸,却是冷漠地将他一打量,随即问道:“外乡来的?”下属:“……”他们这才知道,当他们在京城忙着和老皇帝的旧属争权夺利的时候,他们的摄政王在乡下忙着种田。

ps:更详细的排雷在第一章,作话受团宠buff+好运buff,轻微万人迷。

内容标签:生子情有独钟种田文,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柳玉、宋殊禹。

一句话简介:唉,我的笨蛋傻老婆。

立意:勤劳致富!

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名称怎么称呼?

明代进士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和历史的重要材料。它的布局、结构和风格都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包括五个部分:余音指的是殿试的祭文、诏书和殿试执事的封号,随后是殿试、传传、张榜、上元谢恩,一孔寺释菜仪式与国子监礼士的标题等。进士及其家族的家世按等级顺序排列,采用科举制度。明朝;进士陆;余音;吉恩;金石的家庭形式;政策制定;作为科举考试的实物例证,明代士人的科举策略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和历史的重要原始文献。早在1969年,台北学生书店就将台湾省中央图书馆和原北平图书馆收藏的60多种明代入学考试录像印刷成册明代登科录汇编。2006年,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必将对科举制度史和明史研究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格式金石明代的高考是相对固定的。根据上海图书馆中国善本书提要及其续本,有一些金石明代星表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明代科举考试的格式略有变化,但通常是半页10行,每行20字。框架高度为21.926。Icm,宽14.115.6cm,厚黑口,单鱼尾,左右两面,一卷一信。实际上,表1中提到的20字行并不准确。明代进士目录高考包括五个部分:余音、容恩及第、进士家风、决策与进士的对策。虽然它的格式比较工整,但是每一部分的字体大小和字数都不一样。需要注意的是,进士对策这一部分,在进士邓柯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通常是每行20个字。二。张朝瑞,结构中知名人物,皇明贡举考年:进士进入理科记录,第一名玉音,第二名荣誉,第二名进士家风,第二策,最后进士的对策。明代进士的结构的入学考试记录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按顺序分为五个部分:余音,即各执事的官名、表情、籍贯、官衔,如宫考追悼会、圣旨、阅文和接待官员。容恩是第二个地方,这是一系列的活动,如宫廷考试,说教,张贴名单,感谢上表,解释菜仪式在一孔寺和设立一个国子监的石头。进士门第是进士的主要部分的入学考试。按排名列出士子姓名,包括籍贯、构成、经典处理、字、行、年龄、出生年月、曾祖父、祖先、父亲的姓名及其官职、母亲、父亲的姓名、馈赠与礼物、祖父母与父母生活条件,兄弟姓名及其官职,嫁给某家的姓名,某省考生人数,考生人数。御策题,即宫廷考试策题。进士对策,即前三人进士进宫考试对策。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卷一皇明贡举考:进士对策,洪武初进士对策21年。据:对策,刊进士三篇,仅永乐二、四年及嘉靖十四年还刻有进士对策。如果三年在第二、第三名中夺了第一名,那将是对金的私电之旅。由此可知,明初洪武四年、十八年以前,两科都没有进士对策的记载,t中记载了进士的二级对策

张朝瑞,进士登科录年:被任命为秀才的余音,以及其他官员,如读书执事等。每一个官都写了官书的书名,在下一个双册中诞生。明代进士的科举考试部分通常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礼部的一个大臣,在奉天门打科举,他要争取一批天下考生。今年三月的第一天,宫廷考试邀请了一些读书执事等官员。进士的出身是按照高太祖的科举资格:第一例三,第一例六品,第二、三等七品,给进士;二、从七品,赐进士出身;三等是八等,给同一个进士出身。圣旨是,秦在此。读书官,写书官、书名,双楷出生。恩荣词明代恩荣词的第一部分通常是这样记载的:某年三月。此外,在3月1日上午,以及后来的3月15日,去宫应试。在皇家奉天寺,我问你。三月的某一天,文武百官都要上服务课。当日,锦衣卫在丹直姬旦设卤簿,朝廷奉天殿路宏殿官传签。礼部官员领着众将出了常的左门安带着黄榜和鼓乐,在展示完毕后,顺天府官带着伞盖乐器回到首位。三月的某一天,在礼部设宴。宴会结束后,我去了红红寺修行。三月某日后次日),赐状元冠带一条,进士珍贵钞一张。三月某日,状元领着诸子谢恩。三月的某一天,状元领着诸子到先师孔庙讲解菜式。礼部请工部在国子监立碑。进士的家世描述:明代进士的家世描述通常是这样记载的:是某省、某府、某州、某县人。),或者某个人。学生或隶属于某个省、政府、州或县的学生、增补学生、郭健学生、儒生、官员等。治,以某字、几行、几年、某月某日。曾祖父,祖某,父某,母某,或赐于夫人,谦恭,愉快,和平,童真。根据曾祖父、祖父、父母的生存状况分为五类: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接着,又说要达到永西太和的统治,就要学习近法的三代和祖先。最后我语重心长的告诫所有同学要对,我想看看不然我会选择怎么做。一般在文末署名,注明年月。一般宫考说唐虞三代的情况其实是考考生儒家经典,认为后汉唐宋的局势其实是考史学,认为我即位以来的局势是考考生对时事的看法。因此,在明朝,宫廷考试政策题通常先讲经学史,再讲时事,这是经学和时事的自然融合。所以称之为经学时事之策。当然,在明朝二百多年的考试实践中,也有只讲经史不讲时事,或者只讲时事不管经史的,但这种宫廷考试政策题相对较少。从今天开始看来,明朝美国的历史学习政策将知识测试和能力考察结合起来,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考试方式。进士对策进士对策的起止有一定的格式。通常,它是由部长们发起的听说大臣,而且经常被大大咧咧,谦虚的大臣使用。他们不知道禁忌,他们太严格了,不会害怕。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写在唐不写标题,不不要点击句子,不要不要添加或修改注释。用低字写,空字留作抬头之用。取几行,提出全文主旨,勾勒出来,一目了然。然后,以秦始皇为转折点,他称赞当时在位的皇帝说尊重神圣的首都,帮助发财,并说皇帝在闲暇之余,与朝廷平起平坐,他给予了明确的询问。那么,回答政策的人又会谦虚了。虽然我很笨,但是为了万一能帮到你,我不敢表现出我的忠诚吗?接下来稍微阐述一下对策,接下来是每天启动阅读系统,一题一题的回答。回答具体问题时,开始联系时事,提出解决方案。这部分是宫廷考试的核心部分的对策。一个学者这部分也体现了他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红糖哥当街被杀,候选人提醒皇帝,如果按照这个策略去求固治,会比三代更好,会是最好的国王。此外,在文字中,诸如皇帝、陛下、陈艳、祖先等词语。必须单独提出,而京燕、大庭等词。只需要单独提高。诸如此类的事情,不一而足。另外,在体例上,几个学年的进士名单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嘉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年,有的进士把自己的祖母列为氏姓,如周宗保,第十第二,其祖母林。都是村里的,比如马多,福建福州长永县大洪里的。有一些学者也写叔叔伯伯。如进士第三名的金和他的叔父游子,给了容博士陆少保和史文景。程华之前只列国籍,不列家乡。成二年、五年、八年、十一年等科进士卢,乡贤贯于前,务于后。弘治统治时期,仆居首位,乡居末位。等等,它不可枚举。

宋代科举制度及宰相构成特点及原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回答者:音花名侦探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3 12:00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唐代科举考试的实质只是上层社会内部的权力再分配,是上层社会中的庶族从豪族手里分权,远不是真正的“广开才路”,在全会社范围内挑选人才。所谓“为国选才”几乎只是一句空话。 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在社会上层中选拔人才, 中层的都很少,更不用说下层了。

评论者: leo1234 - 童生 一级

--------------------------------------------------------------------------------

乱呀

评论者: joedie4444 - 助理 二级

--------------------------------------------------------------------------------

简洁些会更好了

评论者: joedie4444 - 魔法学徒 一级

--------------------------------------------------------------------------------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四书五经

不知道啊,有的人背呀,考一辈子也考不上

普通的?十几年吧.

科举害人啊!它是封建统治的工具!!!!1

回答者:himtuipd - 童生 一级 11-13 11:33

--------------------------------------------------------------------------------

科举简史

隋朝的科举情况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后,广大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科举制度不但能满足这种愿望,而且能更广泛地发掘、笼络人才,因此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的科举情况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举制度开始系统和完善起来。

在政府各级学馆学习的生徒和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都可参加科举,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稍后又开设了制举和武举。

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的科举情况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发展。

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职。

元朝的科举情况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在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只考两场,而汉人则须考三场。御试时,虽然考生都考策问一道,但前两种人仅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必须在千字以上。在考试内容上,汉人的题目也比较难。

明朝的科举情况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举考试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考生通过县试和府试后称为童生,就可以参加进士科的正式考试,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

院试是国家科举正式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之后是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乡试取中的称举人,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贡士还要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清朝的科举情况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举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试程序。

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进士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

清朝科举考试中也必须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间考试内容增加了诗赋,以后院试、乡试、会试都必须考诗,称为试帖诗。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宋代科举制度及宰相构成特点及原因:

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南征北伐的半战争状态,但赵匡胤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建国当年(960)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19人。为什么要录取19人呢?唐、五代以来,每科进士都掌握在二三十人上下,而且宁缺毋滥。宋朝的首科,当然需要为今后做出表率,所以挑来挑去,选了19名佼佼者。第二年再次举行考试,只录取了11人。此后数年,每榜进士大约都在十人左右,最少的乾德四年(966)仅录取了六个人,可谓凤毛麟角。

赵匡胤实行的是文人治国,靠这么几个人哪能填补全国众多的职位?为了笼络士子,开宝三年(970),他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了道圣旨,命他们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终场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得了,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在宋朝,这种进士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赵匡胤这次“恩科”玩儿得大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能看出这位大政治家治国是何等灵活,笼络人才是何等大手笔。此后的“恩科”一般只涉及极少数人,这种情况在整个儿宋朝也不算罕见。

说完“恩科”这个特殊现象,还回到常规性科考上来。宋朝前期的科举基本上承袭唐和五代,依旧是常科和制科两大系统。

“常科”就是常设之科,类似今天高考等公开考试,国家规定大纲、内容、时间和具体程式。除进士科之外,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所有举子都是每年秋季参加乡试,中乡举者冬末会集到京城,次年开春,由礼部主持国家级统一会试。所谓“九经”,即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则是西汉时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开元礼”是唐朝修纂的一部大型礼书,也可以看成是实用“礼学”的专科考试,“三史”指《史记》、两《汉书》和《三国志》,可以理解为史科的专科考试,“三礼”指十三经当中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可以看成是礼学理论的专科考试,“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可以看成是经部史书的专门考试,“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可以看成是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是法学考试,“明字”是字学考试。

关于“进士”和“明经”,则需要多说几句。从唐代以来,举子们最看重的就这两大科,两大科中,又以进士科为最。原因很简单: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非常乐观,往往能爬到宰辅的高位,及第明经的前途要坎坷得多,最终能做到高官的人寥若晨星。其他各小科一看就知道,即使考中,也不过终生是个小业务官,很难掌握到权力。

“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这种考试形态源于汉朝的射策,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宋朝,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也就是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如太祖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都是从唐朝承袭来的。制科考试的范围虽然不大,应试者的资格却放得很宽,不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举荐参加考试。已经中过进士的人也可以参加制科考试。北宋名臣富弼,原本是想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偏巧那年他老丈人晏殊当大主考,需要回避,只得参加当年的制科考试;再如苏轼、苏辙兄弟,嘉祐二年(1057)已经中了进士,还不甘心,又双双参加了嘉祐六年(1061)的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据宋人郎晔考证,苏轼应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这和苏轼后来的自嘲甚相吻合——在经历了多重磨难后,苏轼不无感慨地叹道:“当年应制科考试,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宋朝科考的题量相当大,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答一张卷子就能获取功名。以进士考为例,需要“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为最重。所谓“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所谓“墨义”,即笔答经义,规定为十条。默写经书为什么叫“帖”呢,因为这类考试是将经典原文的前、后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间的某一两句或某一两行,让举子们把前、后补齐。除“帖经”、“墨义”外,还有回答“时务策”三条。这三项在进士试中属于捎带脚儿的,不很重要,而在明经科则很重要,几乎是该科考试的全部,要不然为啥进士历来看不起明经及第的呢,就因为考明经大多靠死记硬背,不像考进士那样可以文采飞扬。因为考题量大,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举子们都要在考场里呆上三四天,才能把所有内容答完。

宋朝科举新在哪儿

宋朝完善了此前的很多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相较于唐朝,宋朝科举有很多新变革。

这方面最该肯定的,其一是糊名制度的确立,就是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宋朝初年,请托、投献风气依旧,直到真宗时,才采用了糊名制度。当时很多人对糊名持反对态度,如范仲淹、苏颂等,都曾提到糊名过于冒险:平时声名狼藉,考试成绩上佳,你录取他不录取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糊名是最合理最公允最无话可说的一种手段。苏轼参加礼部会试那年,主考官是欧阳修。当时欧阳修最看好的是曾巩,拿到苏轼考卷一看,眉飞色舞,认定必是曾巩的答卷,定为状头。等到拆开糊名一看,原来是苏轼。不论欧阳修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总之他当主考时,想给得意门生打高分儿也很难做到了。

其二是考试时间的最终确立。唐朝每年一考,国家动用的财力、物力、人力可想而知。宋朝自英宗时期的治平二年(1065),定为三年一大比。这个时间直到宣统间最后一次科举,没有任何改变。小说中提到的“大比之年”,就是指这一年有礼部会试,要出状元了。

其三是文风的转变。嘉祐二年,欧阳修知贡举。他一向厌恶无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当他取得了绝对话语权时,将延续了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所以苏轼、苏辙就占了大便宜,因为这两兄弟最善于议论古今成败之理。人称欧阳修是宋朝古文运动的“旗手”,就是从这时确立的。

其四是考试内容和科目的转变。宋朝前期的拿手绝活儿还是诗、赋、论,前两项更是绝活儿中的绝活儿,那是要按照韵书去写的,一旦出韵,再好的文章也是零分。考试内容的改变是王安石变法的后果之一。他给神宗上书说:“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黜,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意思是不要设那么多科,什么明经、明法,统统取消,只留进士一科。还有,今后的考试只考经义,不必再考诗、赋。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写诗作赋,熟知音韵,对圣人之言却知之甚少,一旦当了官儿,怎么可能懂得治国理民?由此开始,后世科举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

什么叫“甲科”“乙科”

我们读古书时,经常能见到“进士甲科”、“进士乙科”之类的词语,总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唐朝的科举,最初并没有甲、乙科的区别,从高祖李渊到唐明皇前期,所有进士都称为“乙科”。唐明皇为彰显文德,下了道诏旨说:“近世没有甲科,从朕开始,就要打开甲科大门,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天下人的表率。”终唐一代,“甲科”成为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

宋朝发生了很大变化,前期的进士考试,甲科、乙科还都是指进士而言,且甲科一定是优于乙科的。如名臣张咏,本传就明确记载他是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乙科”。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大文豪苏轼中的都是乙科。直到北宋后期,甲、乙科还都是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乙科为二档,甚至出现了第三档。

到了南宋,明确规定进士考试共分五甲。如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共录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谢枋得为二甲第一,其余为三甲、四甲、五甲。《宋史·谢枋得传》则说他宝祐中参加进士考试,“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意思是谢氏本想登一甲高第,结果仅仅“中乙科”,内心不服,干脆不要了。这两个材料相互对照可以看出,南宋的“二甲”和“乙科”是等同的概念,所以说南宋以后已经没有官方的“乙科”,只是民间还把二档进士叫做“乙科”而已。

到了明、清,又出现甲、乙科之称,就比较容易区别了:凡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都叫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都叫乙科。

在古代举行科举考试时都有哪些作弊方式,有处罚制度吗?

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中华网

2016年06月07日 · 中华网新媒体官方账号

前言

今年(2005)恰值中国废止科举制度整整一百年。《二十一世纪》决定推出一期纪念专号。早在一年之前,我已接受编者的稿约。但不料在预定撰写期间,别有他事相扰,不克从容着笔。本文是在忙乱中挤出时间写成的,草率谬误之处请编者与读者原谅。

如果以汉武帝在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立“五经博士”和“弟子员”以及设科射策等一系列的活动当作科举考试的发端,那么科举制度在中国先后持续了两千年之久,与统一王朝体制同始同终。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是值得回顾的,所以我决定对此制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作一次长程的观察。只有先认清科举的历史特色,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科举废止为甚么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国子监太学门

开宗明义地说,我认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连系了起来,形成一多面互动的整体。下面我将讨论科举内外的四个部分,以证成上述的观察。本文属通论性质,而非学报式的专题研究,虽参考了不少原始史料与现代专著,但一概不加注释,以便省览。

从表层作描述,“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甚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这一假定是否可信是另一问题,这里毋须深究;但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根深柢固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每一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之计几乎无不把“开科取士”当作第一等大事,首先加以重视,甚至所谓“征服王朝”(如辽、金、元)也不得不在一定限制下加以仿效,虽然其重要性不能与汉族王朝的科举相提并论。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甚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specialists in cultural matters")。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 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子夏“学而优则仕”一语在今天已成人人指责的话柄,但在当时则显然是在发挥孔子“士志于道”的含义,与曾参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精神上是互相补充的。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为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孔子像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 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复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如齐、赵、楚、魏“四公子”及吕不韦等)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句政治格言广泛地流传于战国晚期,决不是偶然的。

以上的概括足以说明:“士”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阶层,在战国中晚期已正式形成。这一新兴阶层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色:第一,“士”从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转变为新社会结构中的“四民之首”。《春秋·谷梁传》中有一句话最能说明这一转变:

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成公元年条)

“上古”不过是“托古改制”的说法,事实上这句话确切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实况。士、商、农、工是专业分类,士和商则无疑是当时最活跃的两大阶层。“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便从此凝固了下来(至于后世四民的次序为士、农、工、商,则是因“重农轻商”而修改的)。第二,由于受过精神训练和经典教育,“士”的专业主要在担任政府中各方面和各层级的领导工作;这一点至战国末期也已取得社会的共识。因此“士”与“仕”在当时的语言中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孟子早就说过一句很有意义的话:“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这明明是承认“士”以“仕”为专业,同时也肯定了四民的社会分工。后来荀子更铸造了“仕士”这个名词,特指出任官吏的“士”,以与“处士”的概念作对比。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巨大的社会动力正是汉王朝不得不将政权向“士”开放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出身“无赖”而得天下,最初完全不把“士”看在眼里;他公开说道:“乃翁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但他做了十一年皇帝之后,忽一改故态,竟然想仿效周文王、齐桓公,下诏“招贤”了。这就表示:他已领悟到“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诏书坦白承认:为了“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他愿意“尊显”所有“肯从我游”的“贤士、大夫”。但是为什么要迟至七十年后汉武帝才正式建立制度,开辟“士”的入“仕”途径呢?这也是“士”阶层的势力一步步逼出来的。汉高祖为了巩固刘家的天下,建立了许多独立的世袭王国和侯国,由刘氏子弟分别统治。春秋战国的政治格局几乎又重现于统一帝国之内。《汉书·邹阳传》记述得很明白:

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

汉高祖刘邦画像

可知政治中心的多元化也造成了“游士”风气的复活。战国末期“士”的队伍已极为壮观,但一般而言,他们是“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李斯语,见《史记》本传),不得不奔走各“国”之间以求“仕进”,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谋生专业。汉初“士”的处境仍然如此,所以在汉武帝推行“削藩”政策(公元前 128年)之前,他们又以“游士”的身份活跃在各独立王国的小朝廷之中,在大一统的局面下为分裂的势力推波助澜。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是和“游士”的政治活动分不开的。这一情势甚至一直延续至武帝初年未变。《盐铁论·晁错》记:

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众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谋叛逆,诛及宗族。

抓住了这一具体的历史背景,我们便真正懂得为什么汉武帝紧接着“削藩”之后,一方面在中央设立太学,一方面又令州郡察举孝廉、秀才了。在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影响之下,他深知只有广开入仕的途径才能将“游士”尽量引进大一统帝国的体制之内,变离心力为向心力。

总之,“四民之首”的“士”阶层的出现及其在政治上所表现的力量是汉代统一帝国不得不“开科取士”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的发端如此,它在后世统一王朝下持续发展也是如此。汉武帝以后,“士”已脱离了“游士”的阶段,一方面,与宗族、亲戚、乡党等人群建立了愈来愈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开始“恒产化”,在乡土定居。这样一来,“士”以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凭藉,在所居郡县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士”的影响力从文化与政治领域逐渐推展至社会、经济各方面,而且盘根错节,牢不可拔,他们作为“四民之首”的领导地位也愈往后而愈为巩固。汉以后的统一王朝为了“创业垂统”打算,首先便不能不考虑怎样与“士”阶层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隋、唐以下所重新建构的科举制度必须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南朝后期以来,“士”阶层中所谓“寒人”开始抬头,他们要突破门阀的政治垄断,争取入“仕”的机会。这是新科举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唐代是门阀贵族逐步衰落的时期,中、下层的“士”通过科举在政治上则逐步上升。所以“进士科”的重要性也愈往后愈显著。但门阀的彻底衰亡发生在五代北宋之际,因此从宋代开始,所谓“四民社会”才普遍成立。“士”仍然是“四民之首”,但与其他三“民”——农、工、商——之间的社会流动则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士”已不能世代保持其地位,随时可以降为农、工、商。所以宋代士大夫如陆游、袁采等都关心后世子孙不能为“士”时应如何择业的问题。另一方面,农、工、商也不是固定的世袭职业,同样有上升为“士”的机会,所以熙宁二年(1069)苏辙《上皇帝书》说: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一句话便足够证明“士”的社会基础已比唐代远为扩大了。 苏辙《上皇帝书》中的“士”即指科举的参与者而言;这是中国社 会史的新动向,下面将略作补充,此处不详论了。总之,唐、宋以 后科举制度已成为传统帝国系统的一大支柱,无论是对“士”怀着 很深敌意的朱元璋或异族入主的满清王朝,都不能不借重科举的统合功能了。

科举考试

为了进一步说明科举的统合功能,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人才的地区分布;二、科举如何适应社会流动,但都只能大题小作。

人才的地

简述明清科举制度的各级考试名称以及人才选拔的方式。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就开始了,一直到清朝才被废黜,其中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选举人才进朝为官的选拔方式,当时科举制度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科举的出现,才能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会,同时也废黜了那些世袭制度,让朝廷能够吸引和接纳到更多的人才,废除了之前的九品中正制,让寒门也可以出人才,这才是真正最为重要的部分。

但是但凡考试,都不乏投机取巧的人存在,考试作弊也是很多没有才能的人想的招数,记得曾经在《宰相刘罗锅》之中,刘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因为贪腐之风,考官将考试题目直接卖100两白银,很多富家子弟就花钱直接买了考试题目,直接将做好考试卷子带到了考场之中,而刘墉虽然满腹经纶,做完交卷的时候,却发现主考官是和珅,两人之前才有过节,和珅就直接将刘墉的试卷扔到了水中,可见和珅的权势通天,而后刘墉才告到皇帝那里,将这泄密考卷的事情一查到底!

那我们再来盘点下,古代没有那么多先进高科技的设备,是用什么方法作弊的呢?

1、鼠毫写的《四书典仓》

什么叫《四书典仓》,就是用写非常小的字用笔鼠毫,然后在非常小的册子上面写上四书的重要部分,相当于我们用以前没事将一些内容写的很小,然后带到考场,拿出来看的作弊手段,通俗的:打小抄!

这些东西怎么带进去呢,因为当时是每个人一件屋子,自己关在屋子之中作答,答题完毕,才开锁放出来,所以进去开始就会带点日用品进去,很多人将小炒缝制在衣服的夹层之中,或者藏在食物里面,或者用具之中。

2、冒名顶替

古代可没有什么身份识别系统,根本也是没办法鉴定身份的,所以就让很多的人有了可乘之机,有很多枪手就代替那些公子哥去考试,但是我想为什么这些的人这么厉害,自己怎么不去博得一个功名呢?

3、改变籍贯

这是现在还有过的一种方式,科举实施固定解额制、分区取士制和分省取士制,所以不同地方的录取有高有低,现在高考也是这样,所以就有人去比较容易考试的地方保留籍贯,是一种钻漏洞的方式。

4、买通考官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古代甚至都出现过买官卖官的情景,所以只要不是金銮殿皇帝亲自面试,其他的都还是有机会可以拿钱买通科举拿个好成绩的。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即童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以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秀才”又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lin 凛〕生”,由国家按月发给伙食补助费;其次称“增生”,不供给伙食补助费。“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初进学的附学生员。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各级学校(府、州、县学)的统一集中管辖,便任命了一个负责专管一省教育的学官,叫“提调学校官”,这个学官也称为“学院”,由“学院”主持考试,所以“童试”又称为“院试”。院试合格后的“秀才”,同时也可入地方州县学为生员。获得“秀才”资格之后才能参加高一级的考试。秀才地位比老百姓高出一等,见了知县可以不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用刑法了。所以《儒林外史》第三回写到范进中了“秀才”之后,他的老丈人胡屠户说:“你如今既中了相公(秀才),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童试”仅是科举考试的漫长征途中迈出的第一步,却有成千上万的人难以迈出这艰难的一步。据《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久试不第者尤甚。某叟年五十余,应县试考三十次,尚未冠。自题七绝云:

县试归来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楼梯。

牵衣附耳高声问:“未冠今朝出甚题?”

童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孝经》、《性理》及《太极图说》、《西铭》、《正蒙》等儒家经典和理学著作,以及清朝廷颁布的“圣谕广训”、“训饬士子文”等。试《四书》文的体裁为八股文,亦称制义。“试帖诗”是试场考律诗的专称,题目与音韵有限定,并默写“圣谕广训”等。

考试之日黎明前点名入场,入场时要经过严格搜检,解开头发,脱下外衣,不许携带片纸只字及金银等物。入场后发给试卷,考生按卷面钤印的坐号入座,随将大门、仪门封锁。堂上击云板,试场即刻肃静,差役执题目牌在甬道上来往行走,使考生看清题目,视力不好的考生可站起来请求考官将题目高声朗读两三遍,但考生不得离开座位。考场周围有兵丁监视,如发现考生有移席、换卷、丢纸、说话、顾盼、吟哦等情况,立即扣考,重则枷示。在考生得题一段时间后(约上午九、十点钟左右),监考官持学政发下来的小戳盖于誊正考卷上(约在百字试文之间),以防倩人或抽易试卷之弊。下午一点到三点(未时)大门外击鼓三声,堂上巡绰官击云板三声,高呼“快誊真!”下午三点到五点(申时)大门外再次击鼓,不论是否誊完都必须交卷。受卷官每收一卷,发给一牌,积至30人,开门一次,放一批出考场者,先放头牌,继而再放二牌、三牌,到终场为止。出门时收一牌,放一人。试卷的背后右角上弥封糊号,其上加印。院试第一名称院案首。院试揭晓,称作“出黉〔hong红〕案”,也谓“红案”,即由学官将此届各县入学之人的姓名,按县分籍,以红色印出,汇成一册,分送各生。

严格地说起来,童试只是一种入学考试,童试合格者只表示已取得了地方官学生员的资格。而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取士制度,是从乡试考举人开始的。

第二步称为“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因为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故又称“秋闱”。每场乡试设主考二人,同考四人,统称为“内帘官”。考官一般由皇帝临时任命,多由进士出身的京官和教官担任,主考多是翰林出身。(中学生读书网)提调官多在布政司或京府抽出一名司官担任,负责行政和总务工作。为保证考试“至公”,按察司或都察院派两名司官或御史担任监试官。提调官和监试官统称为“外帘官”。外帘官不得侵夺考官的权力,不得干预考官判卷录取工作。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八月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每场均是先一日点名放入,后一日放出。考试文体亦用八股文(或称制艺、时艺、时文、《四书》文)。明代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限200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限300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限300字以上,诏、诰、表内科一道,判语五条;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均须达300字以上,但能力稍差者可酌情减二道。清初基本上随明制,乾隆年间,对乡试三场的内容作了调整,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皇帝因士子专治一经,于他经不旁通,非敦崇实学之道,命自次年起废专经,乡、会试在每连续的五年内,每年轮试一经。于是定首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经文五篇,题用《易》、《书》、《诗》、《春秋》、《礼记》。第三场策问五道,题问经史、时务、政治。自是遂为永制。每场试卷字数亦有限制,清初顺治二年定,初场文字,每篇不得超过550字,二、三场时表不得超过1000字,论策不得超过2000字。由于文字规定得太短,词意难尽。康熙年间,第一场文字宽限到650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8年)又定每篇以700字为率,违者不予录取。

乡试三场共计九日,农历八月天气尚热,日间烈日炎炎,加上炉火灼炙,闷热得使人难受。另外,每排号房尾部有厕所,臭气弥漫。有一位参加数次乡试的考生在《科场回忆录》中记载其亲临浙江乡试的情景:“一号之中,分数十间,一间坐一考生,极底则为厕所。坐近厕所者,谓之‘臭号’,第一场犹可,第二场则秽气远播,实不可耐,以考生贪近便,大小解不必皆至厕中也。余丁酉科(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7年)二场,坐臭号,天气郁蒸,竟至发病,曳白(考试交白卷)而出。又有与炊爨〔cuan窜〕之地相对者,曰‘火号’,烟熏火炙,亦不可耐。”这位考生因坐“臭号”而得病,交白卷出场,后又多次赴乡试,直到癸卯科(公元1903年)才中举。

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第一名叫“解〔jie介〕元”,“解”,发送也,意思是说由地方考取了将发送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元”是第一。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余称“文魁”。中举以后,照例要报喜。报喜的人叫报子,头上顶着红缨帽子,骑着马,敲着锣,带着报条,到中举的人家门口去张贴。报条上写着:

            喜 报

        贵府老爷×××应本科×处乡试高中

第×名举人

                        报喜人×××

清代诗人张子秋(学秋氏)的《续都门竹枝词》,有一首《报喜》诗:

高升高中任高才,添喜红条便报来。

讨赏门前无别话,今朝小的喝三杯。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登第中举送喜报的风俗,抒发了报喜人和作者对高升高中的喜悦之情。

报条贴过之后,便由考中的人家出来招待报子。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进京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即使“会试”未能考中“进士”,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儒林外史》第三回,说范进中了举人以后,很多人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环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难怪范进听到自己中举的消息,竟然高兴得发了疯,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也变了一副嘴脸,说:“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举人的铨选,其职高者为知县,其低者为地方官学学官,能跻身于宦海者,占举人总额的比例不多。有的等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仍为布衣。《都门竹枝词·候选》诗云:

老叟皤皤〔po 婆〕发似银,龙钟带病少精神。

贵班请问居何职?四十年前老举人!

第三步称为“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之春季农历二月在京城举行。故又称为“春闱”或“礼闱”。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因有闰月,天气寒冷,会试时间临时改在三月。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有上谕曰:“明年二月会试,天气尚未和暖,搜检时不无寒冷,且各省俱需复试,士子到京,未免稍迟,著改期于三月举行。”(《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故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起会试的时间均在三月举行。三月初九为会试首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各场均是先一日领卷入场,后一日交卷出场,每场计三日。会试时各场的内容、文字的限制等,与乡试大体相同。

会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从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主考二人,同考八人负责。明中叶后,正主考由翰林出身的大学士担任,副主考由翰林院或詹事府的长官担任。同考官增加到20人,其中翰林12人,科、部官各四人。提调官二人由礼部遣员担任。监试官二人由监察御史担任。参加会试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录取的名额没有定制,有时只有30余人,有时多达400余人。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会试录取名额开始有南北之分,规定南方人占3/5,北方人占2/5。以后又曾分南、北、中三卷,在100个名额中,南卷取55名(淮河以南的各省考生),北卷取35名(淮河以北的各省考生),中卷取10名(云、贵、川、桂、皖等省的考生)。采取了“分地而取”的原则,照顾了各地区的利益。清朝也曾按南、北、中三卷分配会试的录取名额,一般大约按20名考生录取一名的比例分配。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特准台湾来京会试举子够10名便可取一名,以示关照、鼓励。录取总名额由皇帝临时决定。如果会试未被录取,可改入国子监做监生,待以后有条件时可授予京师小官或府佐、州县正官等。当时会试还有副榜,凡上副榜的举人,不算正式录取,但大多数可授予学校教官。入监的举人也给与俸禄。

会试本无复试,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壬辰科时,有人作弊,遂进行复试。雍正及乾隆年间亦有过复试,嘉庆时始著为令。凡贡士发榜后数日,即进行复试,地点在乾清宫,后来改为保和殿。复试时试《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当日交卷。复试列一、二、三等者,准予参加殿试。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一般在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由大学士、尚书、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翰林学士、詹事等担任读卷官,以礼部尚书、侍郎任提调,由御史监试。殿试只试策问一场,要求考生当场交卷,弥封后送读卷官审阅。殿试并不淘汰,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取进士资格。殿试考中称“甲榜”,也叫“甲科”。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又称殿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

其第一名为传胪〔lu庐〕。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二、三甲的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叫“馆选”。考取后称“庶吉士”,学习三年然后补授重要官职。馆选未考取的进士可能被授予给事中、御史、六部主事以及诸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殿试之后,在揭晓录取结果时,要在殿前举行一次隆重的唱名典礼。殿试后,皇帝要亲赐诸进士宴。当时中了进士,功名就算到了尽头。所以《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浦墨卿说:“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又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据清王之春所著《椒生随笔》载,唐朝以来“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lu路〕;清朝的钱棨〔qi起〕、杨继昌。在科名中,荣誉最高的要算是状元,故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

 

“状元及第”匾

抡材天子重文章,金殿胪传姓字香。

分道红旗来谒庙,满街争看状元郎。

这是清代诗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的一首七言诗《传胪》,描述了明清金殿传胪典礼的科举考试习俗,宣扬了中状元、登进士的荣耀。

据《明宰辅考略》载,明永乐初至崇祯末,历任内阁大学士计163名,按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地域划分,这163名的籍贯如下:南直(包括今江苏、安徽、上海)27名,浙江26名,北直(今河北) 17名,山东13名,福建11名,四川9名,山西5名,广西2名,江西22名,湖广(今湖北、湖南) 12名,河南11名,广东5名,陕西2名。从上述人员分布可看出江南的南直、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共98名,占全部内阁大学士的60%,这无疑体现了通过科举考试制度进入官僚机构上层的南方士人要多于北方人。如果没有南北卷的分设,或许南方士子进入统治集团上层者还要多一些。

据查,在清朝114名状元中,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直隶、广西各4名,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名,湖南、贵州、满洲各2名,河南、陕西、四川、蒙古各1名。其中,满洲、蒙古三状元属八旗系统。山西、云南、甘肃等地区无状元。又查,在清112科殿试中,共产生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花)342名。其中江苏117名,浙江75名,安徽21名,江西18名,山东14名,湖北13名,湖南13名,广东11名,福建10名,满洲8名,直隶8名,顺天8名,河南5名,广西5名,贵州3名,陕西3名,四川3名,汉军(即汉军八旗,清自崇德七年汉族士兵编为军队称汉军八旗) 3名。

有趣的是,各省殿试夺魁的人数,大致和各省地区中进士人数比例相同,反映了当时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之高下。清朝对于七八十岁乃至百岁老人参加会试落第者,也常赏给国子监司业或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虚衔。据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顺天乡试,考生黄章已达百岁;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98岁的广东考生谢启祚中举人,还自我解嘲作诗云:

行年九十八, 出嫁弗胜羞。

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

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

寄语青春语,休夸早好逑〔qiu球〕。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春季,在北京举行会试。在众多的举子当中,有一位两鬓苍苍、年已103岁的老人,他是来自广州府三水县的陆云从。主考官发现这位举子竟是年逾百岁的老人,十分吃惊,便立刻上奏皇上。道光皇帝很高兴,认为这是“人瑞”,是吉祥的预兆,当即赐给陆云从老人国子监司业的官衔。

 

南闱放榜图

明清时期,各省多在城的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北京贡院,开始狭小,直到明万历年间,开始重建,建于崇文门内观星台西北,南向。大门正中悬“贡院”二字大匾。二门正中悬“龙门”金字匾。龙门的北面,是一座二层的明远楼。考试期间,监临、监试、巡察等官登楼眺望,居高临下,整个考场尽收眼底,便于防察。明远楼北面是“至公堂”。自龙门到至公堂甬道东西两侧是东西文场,东西文场各有南向成排、形如长巷的号房57排,共9064间。每排号房为一字号,用《千字文》编列次序,在巷口门楣墙上书“某字号”。每一字号内,号房的间数多少不一,隔以砌墙。每间号房,约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东西两面砖墙离地一尺多至二尺多之间,砌成上下两层砖缝,上有木板数块,可以移动。白天,将木板分开,一上一下,上层是桌,下层是凳;晚上,将上层木板移至下层,并在一起,又成了卧榻。在考试期间,考生经搜身后,携带笔墨、卧具、蜡烛、餐食半夜进入号房,吃饭、睡觉、写文章都离不开这几块木板。“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当年考生在号房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明英宗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的会试,天气还很冷,巡逻士兵生火取暖,引起火灾。号房是简易的砖木结构,一排排号房,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号房的门都锁着,考生们蜷曲在里面,无法逃出来,竟有90余人葬身火海,受伤者不计其数。号房卫生条件极差,吃的是冷食,大小便也只能在号房里,考生们很容易生病,瘟疫时有发生。考生答题,须避皇帝之讳及庙号,也不许吐露自家身世和门第。答卷须用墨笔(即“墨卷”),誊录者用朱笔(即“朱卷”)。仍沿用宋制,采用糊名、弥封、誊录之法。

至于殿试,清初在天安门外,后改在太和殿的东西石阶下,遇风雨则就移到殿东西两廊下。乾隆后改在保和殿。由于殿深光线暗淡,矮几仅一尺之高,考生盘膝书写一天,腰腿酸痛,眼花头晕,十分受罪。且黎明时分,考生们就要来保和殿恭候,直到皇上升殿,众官员及考生们参拜行礼后,礼部官员才散发考卷,考生们还须下跪接受,再归到自己座位上开始答题,已是耗费几个钟头了,还要书写工整,写出2000字的策问文章,日落前交卷,其紧张辛苦之状是可想而知的。

殿试试卷,用白宣纸裱糊而成。起初裱四层,清乾、嘉以后增加到七层。每份试卷,可以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卷面,占一页。上面盖有满汉合璧的礼部官印,写应殿试举人的姓名。第二部分:履历,占两开,四页。实际上只用第一页,空三页。写本人年龄、籍贯、乡试中式及会试中式年份,开具三代姓名,注明已仕未仕。交卷后,弥封官要把这两部分对折成筒状,以纸糊封,加盖“弥封官关防”之印。直至确定名次后才拆封,将姓名书于金榜。第三部分:试策正文,也是全卷主体部分,起初为九开,清嘉庆以后减为八开,两页为一开,每页六行。有红线直格,无横格。每行最多限写24个字,一般只写22个字,上面要留两个空格为抬头之用。第四部分:卷背,占一页,印有印卷官姓名。卷背的背面,印有读卷大臣的姓氏,大臣读卷后要在本姓氏下画出标志,最后根据各官意见,确定该卷等次。殿试卷的大小尺寸,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介绍,清初每页长一尺五寸三分,宽四寸三分强;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小为长一尺四寸,宽三寸七分弱。殿试时,另外给草稿本一册,尺寸略小,纵行与正卷相同,但有横格,每行24个字。有时,殿试策试题,便印于草本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