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苏联苏霍伊系列战斗机家族有哪些?

2.前苏联曾经制造过哪些奇葩武器?

3.苏联2C6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有哪些配置?

4.手系统是不是就是自动化核报复系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手系统?

5.前苏联被机器人杀的那个棋手是谁啊

6.为什么手机电脑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电脑配件市面上都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生产的,而没有俄罗斯产的?

前苏联苏霍伊系列战斗机家族有哪些?

苏联个人电脑-苏联制造的电脑系统有哪些型号

苏霍伊公司出产的飞机。 ①、苏-7战斗机 苏—7飞机,是前苏联苏霍依设计集团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展和投入使用的第一代亚音速单座单发喷气攻击机。 1953年,该机开始设计,原型机试飞于1955年,1959年正式服役,成为60-70年代前苏联及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空军前线航空兵主力攻击机。 苏—7采用机头进气型式,一对后掠60度的梯形中单翼带有小小的翼刀,进气口中心有一个小的激波调节锥,内装测距仪,空速管装在机头上方。气泡形座舱盖及座舱周围装有完善的防弹装甲,机腹可挂2只副油箱。机身后方装一台AЛ-7Ф型喷气发动机,机尾带着陆阻力伞一具,空气减速板四块。机身背部无脊状物,机腹下不装鳍片,机内设备同米格—21,装三角翼时成为另一种截击战斗机苏—9。苏—7在翼根内装2门30毫米机炮,机身和机翼下有4个挂架,最大挂弹量2000千克。典型方案是挂2颗750千克或500千克炸弹,或2枚空对空导弹,或19枚55毫米火箭或副油箱。 苏—7的总产量超过3000架,曾出口华约国家及埃及、阿富汗、印度等国,目前基本已退役。该机被北约赋与“装配匠”之绰号(Fitter)。 苏—7改型如下: 1.苏—7 原型机,装TPД—31型发动机 苏—7Б(苏—7勃) 主要的标准批产型,绰号“装配匠”A,改装推力6800千克的AЛ-7Ф-1发动机。 2.苏—7БM(苏—7勃爱姆) 机头进气口直径扩大,发动机推力增加,皮托管往右移动,加装双份减减伞,性能提高。 3.苏—7BKП(苏—7 凡克泼) 改型,未批产。 4.苏—7БMK(苏—7勃爱姆凯) 后期改型。 5.乌苏—7(УСУ—7) 双座教练型。 6.苏—7可变后掠翼试验机,在机翼外段改为可变后掠角形式,以改善高速与低速飞行之间的平衡。变化范围25-60度,提高了航程、起落性能及低空飞行品质,是前苏联第一种可变后掠翼,后成为苏—17战斗轰炸机(攻击机)的原准型。北约绰号“装配匠”B。 苏—7是前苏空军冷战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战术攻击机,投弃炸弹后可当作战斗机进行有限的空战。该机不足之处是挂弹量稍偏低,航程太短(挂2个副油箱和1000千克炸弹后仅为1380千米),对跑道要求高,不适应土质机场使用,限制了作战设备。但苏—7推重比较大,中高空机动飞行性能不错。 ②苏-9战斗机简介: 苏-9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三角翼单座单发全天候截击机。西方给予绰号为“捕鱼笼”(Fishpot)。1953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飞行,1958年投产,1959年开始服役。苏-9/-11有4种型别:原型;初期生产型,装Aд-7Φ涡喷发动机;苏-11,苏-9的放大型;教练型。苏-9/-11已从苏联空军全部退役。以下内容适用于苏-11。 性能数据 动力装置 装一台д-7Φ-1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67.6千牛(7000公斤),加力推力98千牛(100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 Pп-9Y雷达,CP30-2识别系统,APK-10无线罗盘,CпO-10护尾器。 武器 可携带4枚AA-1或AA-3空对空导弹,没有机炮。 尺寸数据 翼展8.43米,机长17.00米,机高4.90米 ,机翼面积39.50平方米,机翼后掠角57°,机翼展弦比2.32。 重量数据 空重907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22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600千克。 最大速度(高度11000米)M1.8/19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7000米,最大爬升率180米/秒,航程(带副油箱)1650公里,作战半径58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1550米。 ③苏-11战斗机简介 苏-9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三角翼单座单发全天候截击机。西方给绰号“捕鱼笼”(Fishpot)。1953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飞行,1958年投产,1959年开始服役。苏-11是苏-9的发展型,1969年苏-15开始服役后,即停产。估计1988年仍在服役的苏-9/-11仅数十架,将很快全部退役。苏-9/-11有4种改型,即:原型,其特点为进气口上面有锥形雷达天线罩;初期生产型,装P-7Ф加力涡喷发动机,带4枚AA-1空-空导弹;苏-11,苏-9的放大型,装P-7Ф-1加力涡喷发动机,携带AA-3空-空导弹;教练型。 性能简介 外形尺寸 ( 苏-11) 8.43米 (苏-11) 17.0米 机高 4.9米 机翼面积 39.50米2 机翼后掠角 57° 展弦比 2.32 重量及载荷 空重 907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22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3600千克 燃油量 3100千克 装一台P-7Ф-1 发动机,最大推力 68.6千牛(7000公斤) 加力推力 98千牛(10000公斤) 最大速度(高度 11000米) M1.8 (高度 300米) 116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17000米 最大爬升率 10800米/分 航程(带副油箱) 1650公里 作战半径 580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 1550米 机上装РП-9У雷达,对中等尺寸目标的搜索距离为 17~20公里 跟踪距离9~10公里 可携带AA-1、AA-3空-空导弹,不带机炮. ④苏-15战斗机 苏-15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单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细嘴瓶”(FIagon)。其特点是作战半径较大,爬升性能好,速度快。1969年进入服役,逐步取代苏-9成为苏联防空航空兵的主力机种。苏-15共有7种型别:A型,预生产型,只少量生产,供部队鉴定和试验;B型,短距起落型;C型,D型的串列双座教练型,与D型同时服役;D型,第一种生产型,与A 型基本相同;E型,第二种生产型,1973年开始服役;F型,使用中的最新型别;G型,F型的教练型。 动力装置 两台图曼斯基P-13Φ-300涡喷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0.6千牛(72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 大型X波段“跳跃旋转”雷达,CPO-2敌我识别器,“警笛”雷达警戒系统。 武器 翼下挂架带两枚AA-3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两个并排挂架可挂其他武器或副油箱。 尺寸数据 翼展10.5米,机长20.5米,机高5.0米,机翼面积40.0平方米。 重量数据 空重122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6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928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M2.5/2655公里/小时,实用升限20000米,最大爬升率207米/秒,作战半径(不带副油箱)750公里,转场航程(带两个800升副油箱)2420公里。 ⑤苏-17战斗机 苏-17是俄罗斯苏霍伊(SUKHOI)设计局从苏-7改装而来的新一代可变后掠翼超音速攻击机,绰号“装配匠”(Fitter)。该机是70-80年代前苏联及华约国家主要的攻击机机型,发展改型多。该机于1966年首飞,1969年7月首次在展览中亮相,1971年开始装配前苏联海军与空军,后还向原东德、匈牙利、埃及、利比利、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秘鲁等十几个国家出口。该机参加过第四次中东战争及1981年8月的地中海空战,于1990年停产。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 苏-17有一个比苏-7粗大的机身,机身背部拥有高大的脊舱,用于容纳更多燃油与设备。机头仍采用机头进气口,但中心锥体放大,内可装测距仪、全向警戒雷达等火控电子设备,两根皮托管装在机头上方。颇有特色的外翼段可变后掠机翼为中单翼形,外翼后掠范围为28-62度,全机外形相当矫健威武。 具体性能. 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小牛空对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NR-30机炮,各带弹70发。 尺寸数据(苏-17“装配匠”C) 机长:18.76米 翼展:13.8米(机翼展开时)/ 10米(机翼收拢时) 机高:5米 机翼面积:40.1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苏-17“装配匠”C) 空重:10000公斤 标准载重:1400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7700公斤 最大载荷:4500公斤 燃油:4550升(内部)/3200升(外部) 升限:18000米 最大平飞速度:2220公里/小时(11000米高空) 最大平飞速度:1285公里/小时(海平面) 初始爬升率:20535米/分钟 标准航程:1260公里 转场航程:2250公里 ⑥苏-19战斗机(因为苏-19是苏24的一种试验机,等下介绍苏24就会提到) ⑦苏-21战斗机(苏21是苏15的双座教练型,具体性能看上面的介绍) ⑧苏-22战斗/攻击机 苏-22是前苏联60年代中期研制的单座变后掠翼战斗/攻击机,乘员1人,动力为AЛ-21Ф-3涡喷式发动机1X8000公斤(加力11200公斤),翼展13.66米,机长18.91,机高4.71米,最大时速2236公里,巡航时速800公里。爬升率180米/秒,实用升限17000米,转场航程2800公里。作战半径1142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7800公斤,载弹量4000公斤。主要武器装备包括:30毫米HP-30机炮2门、8个点,可挂R-60、R-13M空空导弹、X-25L、X-29T空地导弹以及各种炸弹、火箭弹。 ⑨苏-24战斗轰炸机 苏-24双座、双发、变后掠翼重型战斗轰炸机是苏联第一种能进行空中加油的战斗轰炸机。该机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60年代后期始研,1970年试飞,1974年始装。已有800余架服役,目前大部分尚在俄罗斯空军。它的出现,增强了苏联航空兵的战区进攻能力和战略突袭能力。苏-24的装备数量已达1000架以上。 苏-24装有两门机炮,口径30毫米。机上有8个挂架,4个机身下,2个在翼根部,2个在外翼下。正常载弹量为5000千克,最大载弹量为7000千克。机身中央后挂架可挂1枚1000千克的核弹。苏-24可挂一种低阻炸弹,其允许速度为1200~1250千米/小时,每枚重500千克。苏-24也可带子母弹箱和机场跑道侵彻弹,前苏联已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飞机掩体的炸弹,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苏-24可挂装5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和各型空对地导弹,也可挂装空对空导弹。能挂4枚AA-2或AA-8空对空导弹,以提高该机的自卫能力。 该机长21.7米,翼展10.8~18米,最大载弹量7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M2.35,实用升限16500,转场航程3300~3500千米,作战半径1000~1200千米;发动机推力(加力/最大状态)11500/8000千克。 该机主要特点是续航时间长,加速性能好,具有低空高速突防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它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前苏联航空兵的战区进攻能力和战略突袭能力,堪称是其战斗轰炸机中的最好的一种,但据讲其双发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影响了部分机动能力。 ⑩苏-25战斗攻击机 苏-25战斗机苏-25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该机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装甲,操纵面由传动杆驱动而不是钢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抗一般地面炮火攻击。能在简易机场起飞,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等。该机具有多种改型,苏-25单座近距支援型,苏-25UB串列双座教练型,苏-25UT不带武器系统的苏-25UB型,苏-25UTG舰载型,苏-25T/TK反坦克的新改进型等。 动力装置 2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195无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18千牛。两台发动机间装有5毫米厚装甲。 主要机载设备 “警笛”3雷达告警系统,SR0-2敌我识别器,ASO-2V箔条/干扰条投放装置,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标器,机头顶部装有用于拍摄对地攻击效果的录象设备等。 武器 1门30毫米双管AO-17A机炮,8个大型挂架可以携带4400千克的对地攻击武器,包括UB-32A、B-8M1火箭吊舱,240毫米S-24和300毫米-25制导火箭,KH-23、KH-25和KH-29空对面导弹,R-3S或R-60炸弹等。 重量及载荷 空重9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4600-17600千克。 性能数据 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MO.8,实用升限5000米。起飞滑跑距离(满载武器,简易跑道)12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航程1250千米。 苏-25是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该机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装甲,操纵面由传动杆驱动而不是钢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抗一般的地面炮火的攻击。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飞,可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11.庞大的苏-27家族(包括苏-27,苏-30,苏-31,苏-33,苏-32,苏-34,苏-35,苏-37,苏-47) 苏-27飞机堪称是现代“苏”式“家族”的“功臣”。直到目前为止,苏- 27飞机依然被誉为世界同代飞机中最优秀的机种。它的“杰出”不仅表现在能作著名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和突破“小鹰”号航母绵密的对空火力网等方面,它还令苏霍伊设计局名声大振,迎来了其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1985年以来,苏霍伊对苏-27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进与改型。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苏-30、苏-32、苏-33、苏-34、苏-35、苏-37等基本上都是以苏-27原型机为基础,增加和改进某些先进的高技术设备而成的新型战斗机。这一“家族”之所以能蓬勃发展,首先是因为苏-27基本型的先天条件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是设计局在飞机的气动布局、发动机、机载武器和电子系统等方面有着较雄厚的技术基础,能通过改进措施使飞机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苏-27的改进型主要分为3类。空战型主要是苏-35和苏-37。对地攻击型主要有苏-30、苏-32、苏-34等。舰载型飞机主要是苏-33。 “苏”式“家族”还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俄罗斯拉缅斯基仪器制造设计局的专家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战机驾驶舱。“苏”式战机在装备了这种驾驶舱之后,作战性能将超过目前最新的一代战机。新型驾驶舱中配有先进的电脑设备,可与机载的探测、武器控制和飞机驾驶系统相连。电脑能够自动识别目标、选择武器和控制武器发射,帮助飞行员选择躲避敌军攻击的最佳方案。安装了新型驾驶舱的“苏”式战机可在约15年内继续保持优良的作战性能。而苏霍伊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能力也不断推陈出新。在刚刚闭幕的莫斯科航展上,该公司就展示了最新研制的苏-57战斗机的模型。 苏霍伊设计局为俄罗斯航空事业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的“苏”式飞机几乎成为俄罗斯空军的代名词。繁花似锦的苏-27系列战机更成为当今高技术航空武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前苏联曾经制造过哪些奇葩武器?

279型核战坦克。冷战中,美素两国发展了一系列的核武器,但是如何让常规部队在核战争中也能继续作战成为了一个问题,所以苏军就想到了核战坦克。279型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代表,279型采用了四条履带,能够保证其稳固的抓地力而不会被核爆的冲击波吹翻。同时其防护能力强,具有三防能力,生存力高,可以说是核战争下的理想武器。

里海怪物。这种像飞机的武器其实属于地效飞行器,能够以高速在水面航行,同时也能搭载很多武器设备。当时美国发现这种武器后大吃一惊,由于最初是在里海发现的,所以得名里海怪物。

三管。冷战中双方在轻武器方面也有很多建树,期间也有很多奇葩武器。美国在50年代搞了齐射计划,诞生了一系列多管武器,而苏联也有自己的多管武器,这就是三管。其创造性的使用了三个枪管,扣一次扳机能够射出3发子弹。不过该枪的实用性则是一个问题,所以最终也停留在了样枪阶段。

APS水下。冷战中各国也开始发展特种部队,其中就包括蛙人等两栖部队。但是传统的轻武器在水中效果不佳,毕竟水的阻力远大于空气。于是苏联就研发了这种水下,装备特种部队使用。后来我国也得到过这种武器,并加以仿制装备我军使用。

都说前苏联武器有点“暴力美学”,美不美不知道,暴力那是真的夸张。

1954年,风景如画的比基尼岛迎来美国人的一份大礼:一颗1500万吨当量的氢弹。

当时的美苏冷战,真的是非常认真的在玩一个 游戏 :你有的我也要有,而且我的更大更厉害!(你家里如果有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定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

美国人这颗氢弹炸蒙了赫鲁晓夫,这位当时的苏共第一书记可不是一般的狂野,玩什么都要往大了走。既然美国人有这么大的氢弹,我们必须更大!

当然,美国人当时也明白,这么大威力的东西,最大的作用就是吓唬人。真到了要把氢弹丢出去的时候,那大家全完蛋了。

不过赫鲁晓夫脾气太倔了,他不打算和美国人你追我赶的玩,一次性来个大的,吓蒙你!

这就像是赶一场拍卖会,全场人都觉得一辆二手车最高出价10万,赫鲁晓夫一过去:我出1亿!好吧,大家都没法玩了。

讲真的,人家的是冲着1亿的目标去的。

造核弹这种事情,赫鲁晓夫关心到了亲自挂帅,带领手下人顶到天花板:来个1亿吨当量的氢弹!

对,1亿吨当量,赫鲁晓夫的意思就是,美国人不敢再抢了吧,还是我们的最大。 确实,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最大的。

很快,人类 历史 上最大的人造爆炸装置出现了:赫鲁晓夫炸弹!

1亿吨当量是什么概念呢?墨西哥犹加敦半岛有个巨大的陨石坑,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来的,很多人都认为是这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灭绝——这次小行星撞地球,所产生的撞击当量就是1亿吨。

这是个超级巨坑,再来一次的话,人类能不能扛着还不一定。

但是,赫鲁晓夫造出了1亿吨当量的氢弹,而且还准备试试啥效果。 不过这时候尴尬了,威力太大,根本找不到地方可以试验。

最后,只能忍痛割爱,装药量减半,炸个5000万吨当量的试试吧。

(赫鲁晓夫)

于是,在前苏联的新地岛,图-95战略轰炸机带着这个大家伙,在空中引爆了。

末日般的景象,从此再没有更厉害的炸弹爆炸过。

不知道大伊万算不算?这货的爆炸当量能达到5000万吨TNT,并且研制初衷是要达到100000000吨TNT当量的,后来实在是找不到试验场地(可能会把地球干掉),所以把量减下来了。不过威力依旧很大,据说这货爆炸时,世界各地的地震检测仪都探测到了来自东方的神秘震动(地球抖三抖)

震惊西方的三倍音速米格25,竟然是全是不锈钢制的。“里海怪物”。945型梭鱼红核潜艇(塞拉)。LPL潜水飞机。西伯利亚“森林杀手”系列越野车。末日武器“之手”qeyimefey 。160轰炸机。核功力飞机。航天母舰。米亚-4。隐形战机。歼-20。b-26。米-26直升机。飓风战斗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b-29。苏联奥卡420原子炮和聚光406原子炮。目前世界上引爆过的当量最大的核弹(氢弹)。

苏联2C6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有哪些配置?

2C6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是苏联制造的一种高与地空导弹结合的防空武器系统。1987年初开始装各部队。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的弹炮一体化防空武器,使用新的MT-C式装甲输送车的改进型底盘,配装两管2A42式30毫米自动炮和两部双联装萨姆-19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搜索和火控雷达。两管自动炮分别安装在炮塔外部两侧,两部双联装萨姆-9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设置在火炮的两侧,能独立进行俯仰运动,不受火炮的影响。火控设备配用北约称之为“快车”的雷达系统,它包括两部独立的分别安装在炮塔前、后部的雷达,其中前部是火控雷达,后部是搜索雷达,作用距离分别为5千米和15千米。火炮有效射程3800米,理论射速1000发/分。

手系统是不是就是自动化核报复系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手系统?

这个是核大国的紧急反击系统

万一我方高层被灭完了,或者是受到核打击,核掩体下的一个士兵就会按下核弹发射按钮

统又被称为“边缘系统”目的在于保证苏联能够对美国的核打击予以还击。即使美国发动突袭,摧毁了克里姆林宫和苏联国防部,干掉了每一位军队高官,这套末日系统依然能够感测到灾难发生,启动还击。

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的核威慑,在绝密状态下打造了一套“超级末日武器”——“边缘系统”,一旦美苏发生核大战,被激活的“边缘系统”将开始自动检测,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它没有收到苏联高层的回应,它将自动识别为“末日来临,苏联领导层已经消失”,随即开启对美国的绝地反击

苏联之所以下决心制造“边缘系统” 是源于1981年上台的强硬派里根。里根上台后立刻开始扩大美国的核武库。不久后,里根做出了冷战中最危险的举动之一——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即打造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计划。

此举让苏联害怕美苏间的“核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当时苏联高层相信,导弹防御计划是美国人准备发动攻击的借口;新的美国***已经准备好要打一场核战争,而且美国现在愿意启动核战争。

系统于1985年投入运行。

即使有一系列未曾料到的事情同时发生在“边缘系统”上,导致“边缘系统”意外激活。

前苏联被机器人杀的那个棋手是谁啊

这是一则假消息。消息中被杀的棋手是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夫。

流言: 1989年,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夫于莫斯科挑战一台巨型电脑,双方整整鏖战了6天,记分牌上显示出3:0,人类大师连胜三局。裁判示意增赛一局,给电脑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古德科夫春风得意,频频挥手向观众致意。电脑的指示灯不停闪动,似乎十分恼怒。随着开局哨声鸣响,电脑先下第一手,古德科夫看也不看,伸手去抓他的棋子……一声惨叫惊呆了场上观众,人们看到古德科夫重重地倒在金属棋盘上,身上冒出缕缕青烟。赛场一片混乱,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等到医生赶到时,这位前全苏冠军早已毙命身亡。警方认定,这部电脑在输棋后恼羞成怒,自行改变了程序,向棋盘释放强大的电流,故意击杀了对手。

真相: 这个流言在国内国外的一些论坛上都有出现。随着“史上最强人机对抗赛”[1]的进行。这个故事又被拿出来讨论了。在科幻作家刘慈欣为果壳网撰写的专栏当中,也侧面提及了这则流言。

不过,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实在是很低。流言里的这个智能计算机也太智能了。它居然能在输棋之后“感到”愤怒,并且自主“作出”决定:“谋杀这个让俺蒙羞的可恶人类。”但不要说是20年前,即便是现在,这种“人性化”计算机也没有出现。

实际上,计算机可以知识渊博(海量存储嘛),可以很聪明(按照植入的程序傻傻计算),但不论它的运算速度有多快,都还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算法和程序来运行的。实际上,它们连生成“随机数”的本领都没有,只能按照数学家们精心构造的规则生成所谓的“伪随机数”。它们更不会有自己的思想,不会具有人类的情感,不会有喜怒哀乐。不论是战胜过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卡斯帕罗夫的深蓝(Deeper Blue),还是这次在美国智力节目Jeopardy!上击败两位人类选手取得冠军的电脑系统“沃森”(Watson),都是这种“无情的孩子”。

谣言粉碎机同时检索了流言里提到的“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德科(Nikolai Gudkov)。不过,我们无法找到关于此人的任何其他信息。

在进一步的检索中,谣言粉碎机惊讶地发现,这个消息的来源竟然是1989年3月14日出版的《每周世界新闻》[3]。看到这个刊物的名字,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没错,就是那份美国著名的喜欢编纂奇闻异事的不靠谱超市小报。尽管该刊以“真相,只有真相”(Nothing but the truth)为口号,但一般认为其内容全都是编造的,只是在格式上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形式而已。此前,谣言粉碎机已经在粉碎有关“大胸围有大智慧”的流言时[4],详细地介绍过这个刊物了:他们曾经报道过“萨达姆和本?拉登结婚”的消息,并在后续报道中声称他们在婚后“偷偷跑到法国收养了一只褪了毛的猩猩”。

结论:谣言粉碎。 有感情、会“感到”愤怒的计算机目前还不存在。更重要的是,这个消息来源于一家以“刊登假新闻”著称的滑稽小报。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为什么手机电脑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电脑配件市面上都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生产的,而没有俄罗斯产的?

快消电子产品,像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这些,供应链全在东亚,美国提供核心硬件,像cpu和GPU这些的晶元还有部分封装,然后日韩提供周边电子元件,比方说日系电容,还有高纯度氟化氢等精密电子领域的原料,中国提供组装和部分中等难度的电子元件,东亚拥有这个产业的完整供应链。俄罗斯没被纳入这个链条,没有相关产业链。目前全世界的电脑和手机绝大多数或者全部是东亚生产的,印度还有一点。

电脑主板具有明显的从属cpu的特征,是英特尔和AMD赏台湾一口饭,作为美对台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手机电脑供应链为什么欧洲没有,因为,1991年苏联崩溃,美国以为大局已定后,当时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变成了欧盟(八几年已经把日本打压下去了),那时PC产业刚起步,美国规划是联合东亚的日韩台做电脑方面的产业链与欧盟对着干。再后来的手机爆发期,本来是欧洲(诺基亚)和日本(索尼等)称霸,美国是联合中国跟欧洲日本对干,成功把欧日的手机也打掉,所以你现在看到手机和电脑的产业链都在东亚。现在美国又开始打压中国的产业了。(看看这个流程,很好理解苏联和俄罗斯那块不可能有美国主导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