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电脑系统里的坏分子_如何毁掉电脑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个定义明确的表明了计算机病毒就是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各项特征以及分类等。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破坏性。任何病毒侵入电脑后都会或大或小的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轻者降低计算机的性能和占用资源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些病毒在发作时知识显示一些或音乐甚至开个小玩笑,这类病毒只是干扰了我们的工作,不会对系统造成破坏,我们称它们为良性病毒。而有些病毒则含有明确的破坏目的,如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格式化磁盘等,我们称此类病毒为恶性病毒。 2、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都设计的非常小巧,当他附着在文件中、隐藏在磁盘里或者在传播过程中时,一般不易被人察觉。

3、传染性。病毒能通过自身的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目的。但是它的传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在被执行后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他文件。因此,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就会开始寻找机会感染其他文件。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隐蔽性、隐蔽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4、潜伏性。一般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是有一个“冬眠期”,并隐藏在系统中进行传播,繁殖,知道满足特定条件是才会激活。但此时发觉为时已晚。 5、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没有被激活,他就行其他没被执行的程序一样没哟杀伤力。但是如果遇到某个特定的实际或条件就会被触发,对系统产生破坏。这些条件一般都是病毒制造者事先设定的,如时间,日期,文件类型和某些特定的数据等。 6、不可预见性。尽管现代的病毒有着某些病毒的共性 ,可是在新的病毒制作技术不断涌现以及病毒代码不断改变的时代,我们无法预见期未来。 二、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 1、软件产品的脆弱性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根本技术原因。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是有一系列“编程语言”组成的,而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创造性和可修改性。然而,正是其优点也变成了它的缺点,这俩特性导致了计算机病毒的泛滥。 2、社会因素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土壤。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时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风险小而破坏大,从而为那些追求个人利益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又一犯罪工具,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 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移动存储设备。包括软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磁带等。 2、网络。由于网络覆盖面积的广泛、速度快,为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目前大多数的病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一下几种:电子邮件、聊天室、FTP文件下载等。其中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由于电子邮件可附带任何类型的文件,因此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可以通过他进行快速传播

计算机病毒来源:

是人为制造的,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它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计算机中病毒后,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重则死机系统破坏;因此,病毒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我们称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为计算机病毒。

1、普通病毒:U盘、邮件附件、文件共享等,打开之后传染;

2、蠕虫病毒:通过网络与系统漏洞传染;

3、木马病毒:伪装游戏或常用软件。

扩展资料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2、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3、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4、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 会使电脑变慢。

5、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百度百科-计算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