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原生家庭

2.《家庭系统排列入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你所埋怨的那样

3.原生家庭什么意思

什么叫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系统排列-原生家庭象电脑系统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扩展资料:

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当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

当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疗理论,就是要解读这本难念的经,其中原生家庭的观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家庭系统排列入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你所埋怨的那样

虽然这两年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被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隐约觉得我们对于原生家庭的认知是有误区的。比如,我们很多人把原生家庭的伤害当做一种借口,一种自我逃避的借口。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深入理解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甚至我们希望自己可以从这些影响中获得成长与解脱,一位叫海林格的德国老人以及介绍这种关于家庭排列治疗法的书《家庭系统排列入门》,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原生家庭更深入了解的依据。

伯特·海林格,是家庭系统排列疗法的创始人。他是一位德国人,而且他的人生经历也很:他在5岁时就决定成为一名神父;在高中时正好赶上德国纳粹狂潮,学校对他的评语是“可能是危害民族与社会的潜在坏分子”;他上过战场又去非洲传教25年,却又在一接触团体治疗与精神分析后,脱离了自己曾经信奉了20多年的宗教体系。直到后来,他独创了自己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

但是,不光在德国,甚至在世界各地,人们对海林格的评价两极化很严重。其中一派认为他的理论是“邪教”,可能是因为他对等人从系统动力角度的分析让人们无法接受;另一派则对他俯首称臣,进而从未他的追随者。以下是他的理论的核心内容:

对我来说,此生我可能都不会认识海林格老先生,但却感谢他为世界创造的这一理论。因为我自己从家庭系统排列治疗中受益匪浅。我觉得一种理论或心理学治疗方法,只要它对个体有利且不伤害别人及世界宇宙,那么它值得被学习与关注。

网上有帖子说,家庭系统排列是一种玄学,而《家庭系统排列入门》书籍中强调,本治疗法整合了精神分析、原始情感治疗、交互分析、萨提亚家庭治疗、身心语言程序学、艾瑞克森催眠治疗、拥抱治疗、激将治疗、身体治疗、创伤治疗等等。

海林格在研究了50多年的家庭系统排列后发现一个事实,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问题,比如那些一直困扰我们的焦虑、愤怒、孤独感、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等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受家族影响,具体而言可能是承接了上一代或者上几代人的问题...... 所以即使我们希望通过那么多身心灵的学习,却依然无法了解真正的自己。

家庭系统排列治疗法,是通过个案的形式,由案主提出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治疗师判断这个问题中可能涉及哪些家庭成员,然后选择代表的方式来呈现家庭成员的真实情况。在呈现过程中,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让案例当事人和家庭成员进行对比,实现治疗。根据我自己的观察,这种治疗可能需要持续一定时间;但每次治疗时间需要一些间隔,以确保被撕开的那一道口子能彻底在阳光下得以发光。

本来我没想到又推荐这本书以及这类治疗方法,因为我觉得它对于那些需要的人迟早就找到。直到在樊登读书会的APP上听了这本书《热锅上的家庭》,这也是类似于家庭系统排列的一种治疗方法。我才意识到,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家庭看不见自己和家庭背后的动力,而承接在那些动力里无法走向真正的幸福,《家庭系统排列入门》或许能给你一种新的尝试。

原生家庭什么意思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扩展资料: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 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来自没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 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

3. 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4. 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5. 关系上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原生家庭未解的结,而多于因为缺乏委身、关心和爱。这种看法或许带有谅解和盼望,当然背后不是鼓励将埋怨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去正视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

人格研究发现,同样是被粗暴对待,不同的孩子会成长出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可能会不堪忍受患上精神分裂,有的孩子会发展为冷血的反社会型人格,有的孩子虽然经常焦虑退缩但能够正常地生活。

而有的孩子具备良好的悟性,能够分清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他的错,面对挫折,人格更强大。而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兄弟姐妹,即使遭受父母同样的对待,性格也都各有不同。

这些差别,仅仅用原生家庭来解释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先天素质,比如智商、心理复原力、耐挫性、对环境刺激的易感性等,会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形成。

此外,除了原生家庭和先天基因,还有许多变数,会改变命运之河的走向。

百度百科-原生家庭

人民网-别拿原生家庭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