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永乐大典一样的电脑系统_除了永乐大典还有什么大典

四库全书 和 永乐大典哪个更有价值?为什么。

我认为永乐大典的价值更高一些,永乐大典编纂过抄程中是对以前文化的一种整理保护发扬,而四库全2113书我认为就是乾隆皇帝的政绩工程,虽然号称也保护了以往文化,但你可以看看,为了编纂这部书,毁了多少5261经典,有多少4102是稀世孤本,为了达到皇帝要的效果,里面有多少东西进行了篡改,与其说是发扬、整理以前1653的经典,还不如说是一场文化灾难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其艺术价值为:  1、规模亘古未有。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2、抄录和辑佚《永乐大典》中孤本书籍。“四库“馆臣先后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失传文献500余种,其中380余种收入《全书》,120余种列为《存目》。  3、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乾嘉以后,凡编纂书目者,无不遵循其制度。  4、开创了多层次的古籍编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种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书》。开馆之初,命馆臣从应抄诸书中撷其精华,编纂《四库全书荟要》。建造南北七阁,大力倡导藏书文化,体现传统文化尊严和价值。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53762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常识文学篇。

永乐5年1407年11月,永乐大典终于完成了。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11095册,22877券,3亿7000万字。全部由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存世仅400余册,95%以上内容已经失传了。下面就讲一下先辈们是如何编撰这一巨著的!!

朱棣准确的判断出解缙就是能胜任永乐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重的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至于天文地理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被集成一书勿厌浩繁。

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了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一点呢也和现在差不多,技艺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是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儿前朝的史书。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摆出了大阵势。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5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那个公司总裁,这5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20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20个人那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出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拐子都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能走路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纂,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这个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拉出了拼命地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在全国各个州县四处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呢?答案是字写的好的人。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找来很多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袭。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就要体面,自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像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前面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而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呢,那个年头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啊应该是监工,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把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副超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命干吧。

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的发挥他的才学,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采集,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在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上千个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的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是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5年1407年11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了。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11095册,22877券,3亿7000万字。全部由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为难得的是,以谢晋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知识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伟大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朱棣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这个时代的辉煌。光荣绝不仅仅是朱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

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已经面临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的站立起来。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5代史,宋会要辑编,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来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解缙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